RTS抗阻力訓練專家粉絲團 2024年11月16日 由 Bruce Tyson Chen 發佈
臀大肌難練? 除了基因和性別,除了深蹲硬舉的脊椎力矩問題,剩下的主要有兩種限制: 一、器材設計或訓練項目在作用力很難使臀大肌產生較大張力-肌肉成長的必要關鍵。 這點並不是沒辦法在操作手法上調整,而是很罕見的有人知道要調整什麼。 動作舉例有:大腿推舉(許多人只感受到股四頭肌)、臀推、單腿髖伸機、各類分腿蹲等。 二、作用力需要透過踝、膝關節,這兩個轉軸的構造又是另一個決定性因素-作用力能否有效造成單純的髖力矩,而不受限於兩者。 操作困境舉例:腳跟出力?腳尖出力?腳掌外側出力?刻意足弓塌陷?膝外翻(俗稱內夾)?膝內翻?脛骨(俗稱小腿)垂直還是不垂直?雙腳寬幅?腳掌擺放位置? 上網找除了部分吻合或全部不吻合,很多都講的都不一樣,玄到後來又開始分派系。 大家都認同每個人都不一樣,為何又要「通用原則」? 懂原理自己分析自己, 不懂原理買課賭運氣。
當然了,深蹲硬舉也有個體結構分析面,上述問題還得加上去,沒有分析能力和海量實務操作(客戶,不是只有自己)練習,根本沒有基本能力利用深蹲硬舉鍛鍊臀大肌,當然這裡討論的是「有結構可用的人」,不是「只有基因好的人」。 很多人都能夠利用深蹲硬舉鍛鍊出成績,但我們該討論的是「為什麼很多人不能?」,這代表許多訓練動作存在的技術層面問題需要探討。 (請勿把問題歸納在哪個單位又說可以,哪個單位又說不行,誰又舉的比誰重,沒有什麼建設性的。)